大量核酸检测机构面临“财务危机”:千亿产业轰然倒塌!
疫情三年,核酸检测行业从无到有,一个千亿规模的产业拔地而起。但转眼间,随着政策的放开,这座千亿规模的“大楼”也轰然倒塌。
在12月底,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续调整优化,社会面的核酸检测量已呈现断崖式下降。多地核酸采样、核酸检测实验室改造等采购项目宣布终止或暂停。近日,免费核酸采样点也被多地宣布关闭,大量核酸检测机构面临“财务危机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大多数核酸采样亭都来自捐赠,即便是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自己掏钱购买,相较他们在疫情期间赚的钱来说,也不过是九牛一毛。但对大批核酸采样员来说,他们或许面临永久失业。
“日薪一千,包吃包住”,在今年上半年,核酸采样员成热门招聘岗位。门槛低、薪资巨高。
大量需求之下,不少毫无医学背景和从业经验的人混入其中,还催生出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中介,但有业内人士指出,从业者要考取PCR证书,第一步是要由具备开展PCR实验资质的医院检验科为考生报名。由此可见,网上这种花费千元就能办理PCR证书的机构,99%是骗人的。大量核酸检测机构面临“财务危机”。
前段时间,有小红书网友发帖称,自己在11月底花了2000元办理了“核酸采样人员培训合格证书”,还没上岗就失业了。虽然之后被临汾市警方证实为蹭网络热度编造,但不可否认的是,“核酸采样”的红利已经彻底过去。此前大量涌入的从业者,将面临失业,还在行业内的,待遇也再难回到从前。
前面提到的曾经最高月入10万的核酸检测员,月薪也骤减至3万,如果收入持续下降,工作量只增不减,他或许要选择回到原本的生物行业,继续从事科研工作。核酸机构的凛冬已至2023年将迎来财务危机
广东省惠来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,惠来县人民医院诉被告惠来东明医院,要求对方支付拖欠的核酸检测费共计301129元及其利息。
北京艾迪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也在诉讼中要求同仁堂中冀(石家庄)康复医院有限公司,立即支付艾迪康公司检验款125440元及其相关违约金。
更严峻的情况还在后面。据界面新闻报道,有投行人士人透露,目前业内有一个共识:核酸检测企业高额的应收账款问题,将在2023年集中爆发。
核酸检测退潮,另一边,抗原检测的需求却在急速扩大,部分下游的核酸检测公司也在退潮前开始布局抗原检测领域,但抗原试剂盒能承载他们的愿望吗?
前段时间还“一盒难求”的抗原试剂盒,如今已重回各大平台销售,但已经没有人再抢了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对抗原检测的需求,也将持续缩小。以比国内更早放开的海外市场为例,2022年从中国出口到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德国、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抗原试剂数量均呈下降趋势。2022年2月,中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40亿美元的试剂产品。但到了2022年10月,这个数字就下滑至4亿美元。
中国市场对于抗原试剂的需求也许会复制欧美市场的路径。头豹研究院在《2022年中国抗原检测行业短报告》中预测,从2022年到2026年,中国抗原检测的市场规模将不断下滑,从最高的383.4亿降至187.8亿,5年内将缩水51%。这将直接导致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的规模进一步降低。
核酸检测的暴富神话,注定是昙花一现。大量核酸检测机构面临“财务危机”。
6月20日,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,龙胜县骅湾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%股权被挂牌转让,底价为1200万元,转让方为桂林宏瑞
重庆市经信委近日印发《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》,从稳住市场主体、提振重点产业、实施稳链工程、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出26条
半个月吸引30家企业注册投资、多家企业完成增资、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。6月份以来,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正加足马力,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。6月
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,工信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《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
生态环境部近日透露,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》,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。方